战汉兵杵鉴赏
战汉兵杵,又称为青铜钺。钺,一种古代的兵器,虽具备杀伤力,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,和使用武器不同。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,中国是钺。在原始社会时期,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。钺确切来说是大斧,本来是刑具(用于斩首或者腰斩),而不是兵器。故从文人撰写《史记》记载的“兵器”之说有出入。往往君王用钺象征军师指挥权。《说文》上曰:“钺,大斧也,一名天戉。”,《书·顾命》上曰:“钺、铖同兵类,脱胎斧。大者钺、小者铖。一人冕执钺,一人冠执铖。”,《释名·释兵》上曰:“钺,豁也,所向莫敢当前,豁然破散也。
钺是斧一类的兵器,呈风字形,肩窄刃宽,两侧略内收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对“钺”的解释为:“钺,大斧也。”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亦将钺释为“大斧”。《太公六韬》云:“大柯斧重八斤,一名天钺,是钺大于斧也。”可见,斧、钺属同一类器物,斧、钺二字也常在古文献中同时出现,它们之间的区别也仅仅是“钺大而斧小”。与斧、钺同类的还有一种兵器名“戚”,《汉书》颜师古注曰:“钺、戚皆斧属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曰:“鏚钺矩鬯。”孔颖达疏:“俱是斧也,盖钺大而斧小也。”现今考古所见文献上所称的钺类确有大小之分,故大型者是钺,小型者是戚。戚除了作刑器外,还可以当作乐舞时的道具。《礼记·祭统》云:“朱干玉戚,以舞大武。”据《礼记·乐记》记载,古之舞者,左手执盾,右手执戚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亦云:“大乐正舞干戚。”古代的万舞戚。可见,钺和戚的作用和功能相差不多,它们不但是兵器,而且还是古人在举行重大礼仪和祭祀鬼神、进行乐舞以示场面威武隆重的道具。
此件战汉青铜钺,铜锈自然,品相完好,青铜制作工艺,器身没有太多的纹饰,是汉代青铜器中比较原始的壹种,历史悠久,文物研究意义较大。此外,青铜器是我国夏、商、周三代文明中典型的器物,是当时社会与政治重要的物化象征,也是青铜时代高超技术、艺术与文化的代表,中国青铜器发展高峰是在商周时期,这件战汉青铜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,保存至今,实属不易,文化意蕴丰富,很有收藏纪念价值。
查看全部介绍